華人讯息交流网生活娛樂教育專業會計 → 存貨成本之衡量方法


  共有558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存貨成本之衡量方法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QAZ12345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315 积分:3234 威望:0 精华:0 注册:7/3/2014 10:23:14 AM
存貨成本之衡量方法  发帖心情 Post By:7/3/2014 4:25:32 PM [只看该作者]

存貨成本之衡量方法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一、原始評價:

1.存貨應以成本為入帳基礎。所謂存貨成本,係指貨品達到可售狀態及地點為止之一切必要且合之支出。

2.提早付現而取得之現金折扣,列記「進貨折讓」,作為進貨之減項。

二、成本流動假設:

假設商品的流入(進貨)與流出(銷貨)有某種先後前序,以方便品成本之計算,此種先後前序的假設即為成本流動假設,通常有下列方法:

1.個別認定法

(1)意義:當某件商品出售時,以其所購進的價格作為銷貨成本,而尚未出售的存貨亦按個別實際購價計算期未存貨

(2)適用:數量少,單價高,易明確辨認之商品,如鑽石。

(3)優點:成本流程與商品流程完全符合,最合乎配合原則。

(4)缺點:管理當局容易操損益

2.先進先出法:

(1)意義:先購入之商品先賣出,轉列為銷貨成本,而以較後購入的成本作為期未存貨成本。

(2)定期盤存制與永續盤存制,兩者所求得之期未存貨金額均相等。

(3)優點:期未存貨金額較接近市價

(4)缺點:物價上漲期間,以早期之低成本與目前之高收入配合,易造成虛盈實虧。

3.平均法

a.簡單平均法:

(1)平均單位成本=(期初存貨單價+各前進貨單價)/(1+進貨次數)

(2)期末存貨=平均單位成本*期末存貨數量

(3)銷貨成本=可售商品總額-期末存貨

b.加權平均法:

(1)平均單位成本=可售商品總成本/可售商品總數量

(2)期末存貨=平均單位成本*期末存貨數量

(3)銷貨成本=可售商品總額-期未存貨

(4)我國稅法規定:存貨計價方法未申請者,視為採用加權平均法

c.移動平均法:

(1)每次進貨後,重新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並以此新的單價作為下次銷貨時計算銷成本之單位成本。

(2)每次進貨之新單位成本=(上次存貨成本+本前進貨成本)?(上次存貨數量+本前進貨數量)

(3)期末存貨=最後一次單位成本*期末存貨數量

三、各種成本流動假設之比較:

1.個別認定法與先進先出法下,實地盤存制與永續般四存制所求得之存貨評價金額均相同

2.先進先出法之期未存貨成本為後期購入之成植,最接近資負債表日之市價

3.一般而,先買進之商品先賣出,因此先進先出法與一般商品實際流程較符合。

4.在「物價上漲」時,期末存貨、銷貨毛利、本期淨利、所得稅大小順序如下:

先進先出法(永續=定期)>移動加權平均法>加權平均法

若在「物價下跌時」或所求為「銷貨成本」時,上列順序恰好相反。

5.價上漲時,先進先出法所求得之期末存貨最高,本期淨利最高。




文字廣告

 回到顶部